星期一, 7月 29, 2013

猶大曠野

巴勒斯坦地雖小,地理卻非常多元,在以色列開車一個多小時,景色和地貌可有天壤之別。天然地理區許多:加利利、耶斯列平原、中央山地、沿海平原、南地、約旦河谷等。

猶大曠野是其中一個天然地理區域,位於山地和約旦河谷之間,約長97公里(60里),闊16公里(10里),地勢險峻,由海拔以上910米(3,000尺)的猶大山地,由西至東一直滑下,直到海拔以下400米(1310尺)死海。在寸草不生的曠野,十里的距離,海拔可下降1300米(4300尺)。






因為猶大曠野位於中央山地分水嶺以東,地中海的雨雲,由西吹至東,大部份雨水落在分水嶺西面的土地,分水嶺以東的土地,大多乾旱,即使有雨,也只是陣雨。


猶大曠野正是詩人所說,乾旱疲乏無水之地(詩篇63:1),是不能久居之地,是死蔭幽谷。羊沒有牧人的帶領,在曠野迷路凶多吉少。寸草不生,曠野自然成了試驗的地方,主在猶大曠野受魔鬼試探。



(曠野中找到山羊的屍骸)

以色列以南的旱地,一直到紅海,大多是荒蕪曠野。聖經作者以不同名字稱之,有別是巴的曠野、巴蘭曠野、書珥曠野、汛曠野、西乃曠野等,表示對這些試煉之地記憶尤新。摩西提醒以色列民,他們走過「大而可怕的曠野」(申命記1:19)。


希伯來文除了稱曠野為midbar,有時會用tohubohu,申命記32:10說:「耶和華在曠野(midbar)之地遇見了他,在荒涼(tohu)之地和野獸吼叫的荒野,遇見了他,就環繞他,看顧他,保護他,好像保護自己眼中的瞳人一樣。」


tohubohu第一次出現於創世記1:2「地是空虛混沌,淵面黑暗」,其地理意景是荒漠、毫無生氣之地、不能為人定居的地方。(參以賽亞書34:11; 耶利米書4:23)


在乾旱無水的曠野,人要存活,非靠行神蹟之創造主不可。唯獨創造主才有權能,使荒野變成綠地,使混沌變為秩序。


(春雨過後,毫無生氣的曠野,喜見彩虹)

星期二, 7月 23, 2013

佩特拉

古城佩特拉,坐立於約旦王國南面的紅砂岩山區,地名佩特拉英文是Petra,希臘文意思是岩石,非常貼切。古城佩特拉曾為納巴泰人(Nabataeans)帝國的首都。

納巴泰人本是亞拉伯遊牧民族,控制著「亞拉伯半島-地中海」商道,這條古商道,從亞拉伯半島,運送乳香沒藥等明貴香料,經過炎熱的沙漠,直達加沙海港,轉口到地中海世界。

納巴泰人因香料貿易而漸強盛,不少貿易轉口站便成為城鎮,在主前二世紀到主後一世紀之間,納巴泰帝國曾一度雄霸今日的約旦、以色列南地和西乃半島,繁盛的佩特拉,搖身一變,成為納巴泰帝國的首都。直到主後106年,羅馬王圖拉真(Trajan)吞併了整個納巴泰帝國,將香料商道轉移到北面,納巴泰帝國隨之而告終。但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,納巴泰人的沙漠城鎮仍興盛下去,直到伊斯蘭時代(主後八至九世紀)。

納巴泰人留下了不少龐大的考古遺跡,發展了完善的水庫、引水道、灌溉系統和梯田,能在曠野沙漠地帶生存。要數納巴泰的古蹟,當然要提到佩特拉城數以千計,從岩石鑿出的墓穴,其中是世界聞名的Khazneh墓穴。

Khazneh的亞拉伯文意思是「寶庫」,聞名於世的Khazneh墓穴位於其中一條岩縫通道(稱為siq)的盡頭。







Khazneh是從天然的岩壁鑿成,兩層希臘式建築,六根哥林多式柱子裝飾門面,柱上有典型希臘三角楣飾(pediment),頂端鑿上典型圓頂墓(tholos;有時稱「蜂窩墓」[bee-hive tomb])。

電影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其中一幕便以Khazneh為外景,作為耶穌最後晚餐聖杯的收藏地點。當然,Khazneh的裡頭,實際上只是岩石鑿成的墳墓大內室,與聖杯毫無關係。



因為Khazneh的有利位置和鑿石的巧工,必定是其中一位納巴泰王的墓穴,極可能是納巴泰王阿雷塔斯四世(Aretas IV),他在主前9年-主後40年間統治納巴泰帝國。

佩特拉也可與新約聖經背景拉上一點關係?馬太福音二章記載的猶太人的王大希律 (Herod the Great)生於主前73年,他的父親安提帕特(Antipater)是以東人(Idumean),母親塞普路斯(Cyprus)是出自佩特拉的亞拉伯人。

到過佩特拉的人,一定欣賞得到納巴泰人的岩壁上鑿成的引水道。再到大希律興建的馬撒大,看看山邊的引水道,你會發現其建築方式十分相似。大希律在馬撒大山邊引水道的建築靈感,來自佩特拉人母親,也不足為奇。

每週一照片 - 聖墓堂

曾經寫過幾篇短文,討論過聖墓堂是耶穌之墓地點的可能性(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)。曾多次到過聖墓堂的人,因為內裡燈光昏暗,加上自己是攝影傻瓜(即門外漢),要拍攝到好的照片實不容易。慶幸隊友當中有位專業攝影師,拍到不少沙龍,供各位欣賞!





星期日, 7月 21, 2013

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造磚

出埃及記一章記,埃及人奴役以色列人,要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,比東和蘭塞(1:11),更迫他們和泥、做磚和作田間各樣的工。出埃及記1:13-14記:「埃及人嚴嚴的使以色列人作工。 14 使他們因作苦工覺得命苦,無論是和泥,是做磚,是作田間各樣的工,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的待他們。」

造泥磚大致上依照以下程序:

  1. 用鋤頭將水和泥混合,成為黏土
  2. 把黏土倒進木模
  3. 把磚頭曬乾,便成泥磚

之後,法老變本加厲苦待以色列人,不照常供應草給他們做磚,更增加做磚的數量(5:1-18)。

出埃及記的描述,最吻合埃及的新王國時期。因為當時的埃及,的確這樣對待戰俘和奴隸。位於埃及底比斯(Thebes)一個大墓穴,古墓的主人翁名為利克米利(Rekhmire),他在圖特摩斯三世(Thutmose III;主前1479-1425)作法老時,作底比斯市長和法老的大臣,墓中壁畫刻劃了在埃及人手下奴隸造泥磚作工:



(Davies 1935: Pl. XXIII)

壁畫由左至右看,首先,左方有水池,水池四周種有樹木,水中更有蓮花,兩個奴隸用大瓦瓶在池中打水,用以和泥成黏土。



(Davies 1935: Pl. XVI)

接著另一位工人使用鋤頭和泥成黏土。下一步,奴僕將一團團的黏土用瓦瓶運到造磚的地方。工人將黏土倒進木模,黏土便成了長立方型。



(Davies 1935: Pl. XVII)


(Davies 1935: Pl. XVII)

太陽曬乾之後,便成泥磚,奴僕用擔子將泥磚抬到工場,作建築材料。



(Davies 1935: Pl. XXIII)

這種古代造泥磚工序,仍可在非洲等國家看到。




壁畫本身的顏料仍得以保存,奴隸的膚色有深有淺,膚色黑黑的是來自埃及以南努比亞(Nubia)的奴隸,膚色較淺的可能是來自北面敘利亞(Syria)的戰俘,仔細觀察的話,有奴僕藍眼白髮,是老了的北方白人種(?)。


壁畫亦描繪埃及督工手裡拿著棍,監管著奴隸的工作。圖中亦有標題文字,清楚寫明工人是為卡納克(Karnak)的阿蒙神廟(Amun)建造積貨城(Davies 1973: 55),其中三段標題:



  1. 督工警告工人:「為建築卡納克[阿蒙神的]新工作室造磚」“making bricks to build a new the workshops [of Amun] in Karnak” 
  2. 「法老大王所帶回來的眾戰俘,為建造阿蒙神廟」“Captives which his majesty brought for the works of the temple of Amun.”
  3. 督工對工人說:「我手中的泥磚很好,你們不要抱怨(?)」“The supervisor says to the builder, ‘The blocks are good in my hands, and thou canst not upbraid (?).’”

當然我們不可能從這些壁畫和古埃及文獻,直接找出希伯來人曾在埃及為奴多年的明證。要求有這種證據也是不實際,即使希伯來人真的在埃及為奴造磚,他們只是埃及的少數,不足以在文獻中留下什麼歷史痕跡,再者,埃及戰史所記錄的,一律都是法老的勝杖,讀埃及爭戰記錄(conquest accounts),埃及法老從未打輸過一場杖。

但如上所說,出埃及記對希伯來人為奴的描述,最吻合埃及的新王國時期(主前1550-1069年),而按舊約聖經的有限資料,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間,不論是早年說(主前1446年),或是晚年說(主前1279年),也屬於新王國時期。

更重要的,就是埃及新王國的資料,讓我們更具體明白出埃及記的背景。可能因為曾多年在埃及作苦工,以色列對耶和華救贖的記憶,也蘊含著重擔得釋的意義。

出埃及6:6-7 6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:我是耶和華,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地刑罰埃及人,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,不作他們的苦工。7 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,我也要作你們的 神,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,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



(Davies 1935: Pl. XXIII)

利未記26:13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,曾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,使你們不作埃及人的奴僕,我也折斷你們所負的軛,叫你們挺身而走


詩篇81:5-6 5他去攻擊埃及地的時候,在約瑟中間立此為證。我在那裏聽見我所不明白的言語:6上帝說:我使你的肩得脫重擔,你的手放下筐子。

參考資料:
Davies, Norman de Garis. 1935. Paintings from the Tomb of Rekh-mi-Re at Thebes. 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(New York, N.Y.). Egyptian Expedition. Publications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Egyptian Expedition v. 10. New York: Plantin Press.

星期日, 7月 14, 2013

每週一照片 - 吉薩金字塔

吉薩金字塔(Giza Pyramid),位於埃及開羅郊外的吉薩高原上,屬於薩大墓地的一部份。這個考古遺址,包括三個金字塔建築,又稱大金字塔(Great Pyramids)、龐大的獅身人面像,好幾個古墓地,工人村落等。它位於約9公里(5英里),距離老城區約25公里(15英里),位於開羅市中心尼羅河,吉薩內陸進入沙漠。


吉薩金字塔分別由三個金字塔組成:吉薩大金字塔,又稱為胡夫金字塔(Khufu/Cheops; 主前 2551-2528),較小的哈夫拉金字塔(Khafre/Chephren; 主前 2520-2494),中型門卡烏拉金字塔(Menkaure/Mycerinos; 主前 2490-2472)。

古埃及學者一般認為,金字塔的起源,是來自早期古埃及的皇墓格式,古埃及前王朝時期(predynastic; 約主前3000年前)的皇墓,只是簡單地用土堆覆蓋墳墓,後來,到了第一王朝(主前2900年),埃及王的墳墓蓋上泥磚,埋在沙漠之中,墳墓亦劃分成不同的內室,皇墓亦蓋上庭院,有如皇宮一樣。

到了古埃及王左塞爾統治時(Djoser; 主前2630-2611),大型的金字塔開始出現,稱為喬塞爾階梯金字塔(Step Pyramid of Djoser),開始金字塔時代,第四至第六王朝,也被稱為舊王國(Old Kingdom; 主前2575-2150)。


在古城孟菲斯(Memphis)西面,有20多個主要的金字塔,集合在吉薩附近一帶的古城,好像護牆一樣。

吉薩金字塔東面坐立著大獅身人面像(Great Sphinx),埃及古學者一般認為獅身人面像的頭部是哈夫拉(Khafre)。隨了這些主要古蹟之外,就是幾個小型的「皇后」金字塔,路徑等。





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,後出埃及,大約是主前1500-1300年之間,面當他們在埃及的時候,相信會聞說金字塔的偉大,甚至親眼看過。有趣的是,當以色列離開埃及時,到了紅海海邊,前無去路,後有追兵,他們對摩西說:「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,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麼?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,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?」(出埃及記14:16)。他們對摩西的埋怨是出於對上帝的無知,但他們對埃及的認識卻正確,自古以來,埃及都以其大型的墓而聞名於世!

星期三, 7月 10, 2013

主前十世紀銘文陶片,於耶路撒冷出土

今天(2013年7月10日),各大考古新聞媒體均提到,在耶路撒冷聖殿山附近,出土了一牌迦南文的銘文,希伯來大學考古學家Eilat Mazar將銘文鑑定為主前十世紀,這是在耶路撒冷出土之最早期的古銘文。



銘文本身刻在一個大瓦缸(pithos)缸口,之後瓦缸才被燒,因為所發現的只是一塊長約2.5厘米的碎片,銘文並不完整,可讀到的字母包括m, q, p, h, n (由左至右),因現知的西閃語中並沒有這個字母的組合,所以銘文意義未明。


古銘文專家Christopher Rollston認為此銘文屬於更早的時期,是主前十一世紀,屬於「早期字母」(Early Alphabet),或「早期迦南文」(Early Canaanite)。


考古學者懷疑銘文是用來指明瓦缸之內的物品,不論如何,因為銘文不是古希伯來語,很可能是古時耶路撒冷非以色列族居民的語言,可能出自大衛時期之前的迦南人手筆(聖經稱之「耶布斯人」[Jebusite])。

在以色列考古,銘文的出土屬少數,尤其早期銘文。即使銘文意義不詳,那怕只有幾個字母,早期銘文的發現仍可顯示出古代社會寫讀能力(literacy),甚至可以引伸出古代社會的行政商務活動等。

銘文發現一例,可參拙文基亞法陶片


(基亞法陶片 Qeiyafa Ostracon
以色列博物館)

詳情參考:
以色列外交部新聞稿
聖經考古評論(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)
Ahituv, Shmuel and David Ben-Shlomo, "An Inscribed Pithos From the Ophel,"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63/1 (2013).

星期二, 7月 09, 2013

每週一照片 - 西乃山/何烈山

埃及擁有許多考古寶藏,但自總統穆爾西上週被軍方推翻,亂局演變為屠殺,緊張局勢難解,前途未卜。今天首次嘗試每週一照片,與埃及有關,就是西乃山,又稱何烈山。

一般學者認為,西乃山的位置是西乃半島南面的Gebel Musa。按舊約聖經的記述,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,離開埃及之後,經過西乃半島西面的曠野,三個月之後,最後到達西乃山,上帝以雷轟、閃電、和密雲顯現,被恩典拯救出來的百姓,與神立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