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3月 26, 2010

聖墓堂/花園塚 Holy Sepulchre/Garden Tomb - 結論

基於以上的各種考慮:墓穴格式、出土文物、地理位置和教會傳統等,應該可以蓋棺論定,花園塚不可能是耶穌埋葬和復活的地方。相反,聖墓堂的考古根據更多,仍然是最可靠的地點。

事實上,對於花園塚的質疑,不應是一棟新事,早在1907年,考古學者Robert A. S. Macalister已對在Palestine Exploration Quarterly (p. 232)之中提出疑問,Macalister說,當時的旅客談話時,往往都說:

「我未來到耶路撒冷之前,一直相信聖墓堂就是真正的地點;但是當我去了之後,只見所有荒誕的儀式(即東正教和天主教),又見穆斯林軍人守衛著這個地方,以防基督徒爭執。後來,我來到這個寧靜的花園,我便察覺到,聖墓堂是錯誤的,『哥頓墓』才是真的地方。」

Macalister說得對,這是証明花園墓唯一有力的論點,明顯地,這種論點是不能成立的。

事實上,哥頓將軍本身就不是考古學家,他之所以對聖墓堂的傳統提出反調,也受到當時的批判的洪流所影響,特別是聖經研究方面,質疑所有既定的結論(參Kochav 1995; Parrot 1957)。當然,批判本身並不一定是一樁壞事,但是如果細讀一下
哥頓將軍提出花園塚理論的經過時,必會進一步質疑他的提倡。

從哥頓將軍看到一個貌如骷髏的山崗,便咬定這就是耶穌墓穴開始,已顯明他缺乏考古的思維和方法。不單如此,哥頓將軍還加上自己的想像力,在他的筆記之中,甚至幻想耶路撒冷的地型,就像人的骨架,頭顱位於北面的花園塚,骨盆在Dome of the Rock的地方,腿部是大衛城,腳踏在西羅亞池。這樣,花園塚怎能不是髑髏地?!(見Barkay 1986; Frantzman and Ruth Kark 2008) 






這個構圖在1885年哥頓將軍在蘇丹首都喀土木Khartoum戰場上犧牲後才出版,花園塚之所以被接納,不是因其學術性,而是哥頓的英勇壯烈受後人(特別是英國人)所敬佩。因為哥頓將軍與花園塚的密切關係,故有人稱之為「哥頓墓」Gordon Tomb。

哥頓墓的故事,正好作為我們的反面教材,在聖經考古的研究當中,務必要小心求證,單憑感覺(例如:花園塚的氣氛寧靜,所以感覺上是耶穌的墓穴),不是我們應持的態度,正如Macalister所提醒我們的。考古的解釋,不應超過資料所能提供的,也不能嘩眾取寵。

耶路撒冷考古專家Dan Bahat的結論說得非常忠肯:


「我們未必可以絕對肯定,聖墓堂就是耶穌之墓,但是我們可以確定,沒有其他地點比它更有憑據,我們真的沒有任何原因,拒絕這地點的真實性。」(Bahat 1986)


新約釋經權威Craig S. Keener在他的兩冊巨著Gospel of John: A Commentary:不論聖墓堂的墓穴就是那一個,這個地帶肯定是對的,並且墓穴屬於正確的時期(Keener 2003, 2: 1166)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