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條街道稱為David (大衛街),從西面的約帕門進城,右面是大衛塔博物館(Tower of David Museum / Citadel),這條街道夾在基督徒區和亞美尼亞區的中間,由東到西貫穿稠密的舊城,走到街尾便到達城的中心,繼續向東走的小巷夾在穆斯林區和猶太人區之間,最後到達城東的聖殿山。
第二條街道Beit Habad的方向貫徹舊城南北,夾在基督徒區和穆斯林區之間,這街道由北面的大馬士甲門開始,往南走亦會到達城的中心,再向南行便進入猶太人區。
兩條主要街道形成一個大十字,把舊城分為四部份,這種街道設計帶著西方城市規劃的味道。東方的城市規劃是按著山谷地形來建設街道,為什麼舊城耶路撒冷的主要街道會出現較井然有序的十字型,帶著西方城市的味道?
原來在主後2世紀,羅馬王哈德良(Hadrian)鎮壓了第二次猶太人暴亂(132-35)之後,將耶路撒冷改名為Aelia Capitolina [1],將當時羅馬的城市規劃套在耶路撒冷城,重新劃分街道,南北大街稱為Cardo Maximus,東西大街稱為Decumanus。自此之後,耶路撒冷城便略分為四部份。
四區
按著宗教和種族,舊城略分為四區:亞美尼亞區、基督徒區、穆斯林區、和猶太人區。但是,這些區名是從十九世紀才開始通用,Ben-Arieh的研究指出,在十九世紀的舊城牆以外,沒有建築。直到1850年代開始,隨著奧土曼帝國(Ottoman)在這裡重新恢復統治,不同的歐洲國家,教堂和本地的猶太人口才開始在城外興建和聚居,開展了現代所謂的新耶路撒冷(Ben-Arieh 1986)。四個區域各以其聖地和宗教建築物為中心。
亞美尼亞區:重點是聖雅各聖雅各教堂Cathedral of St. James,大部份的地方屬於亞美尼亞的修道院。
基督徒區:聖墓教堂(Holy Sepulchre),傳統和考古指向此處為耶穌被釘十字架、埋葬和復活之處,苦路/苦傷路從東面的獅門/司提反門(4)之內,聖殿山西北的,開始,以聖墓堂為終站。
穆斯林區:面積最大,亞拉伯人居多,中心點是聖殿山。上有磐石清真寺(Dome of the Rock),由統治者Abd el-Malik於688-691年建造,圓頂原本是鉛造,於1965年改用金片上蓋,金片又於1993年被更換過。對穆斯林來說,南面的Al Aqsa 清真寺更為重要,原於主後715建造,屢次被地震破壞而重修。Al Aqsa的意思是最遠,穆斯林傳統說,穆罕默德在「夜間旅程」到達此處,帶領其他先知祈禱,又升上七重天,亞拉吩咐信眾每天祈禱5次,見可蘭經17:1。這是穆斯林世界的第三至聖之地[2]。
猶太人區:聖地是西牆/哭牆western/wailing wall,西牆仍然保留著第一世紀聖殿西牆的大石塊,是猶太人區最靠近聖殿原址的地方,是猶太人祈禱的地方。
雖然同屬一個城市,但在各區的居民,都仍因著宗教、種族和政見的分歧而存著很大的張力。這種的情況,叫人想起舊約詩人的禱告:
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。耶路撒冷阿,愛你的人必然興旺。 (詩篇 122:6)
備註:
[1] Aelia是哈德良的氏族[clan],Capitolina是羅馬神Jupiter Capitolinus,哈德良在猶太人聖殿山上建羅馬神廟,將耶路撒冷獻給羅馬神)。
[2] 伊斯蘭Sunni 派,至聖地是麥加(Mecca)的黑耀石(Kabah),第二至聖地是麥地那(Medina)的先知清真寺(Masjidun Nabawi)。
參考資料:
Ben-Arieh, Yehoshua. 1986. Jerusalem in the 19th Century - Emergency of the New City. New York: St. Martin's Pres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