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9月 24, 2013

得人如得魚(四)圍網法 (Trammel Net)

前幾篇文章略微講解過三種捕魚法:
  1. 垂釣法 (Angling)
  2. 撒網法 (Cast Net)
  3. 拖網法 (Dragnet / Seine)
第四種是「圍網法」(Trammel Net)。今天這種方法仍常用於加利利海的漁業。顧名思義,圍網法所用的魚網,由三個密度不同的網組成,最外層的兩個網密度較寬,中間的網密度較高,形成三道網牆

漁夫先將大網圍著魚群,然後收合網底,防止魚逃出。好像拖網一樣,網的上端拴有浮水木松,下端拴上了鉛垂,使網在水中成了牆,將當中的魚包圍。

部署圍網構圖


加利利漁夫正在部署圍網

然後船上漁夫漸漸收縮圍網,魚要逃離意圖穿過圍網的話,會先穿過寬鬆的內網,游進中間較密的網,接著掙扎時便立刻被卡在多重網中,如下圖所示:

三重圍網圈上的魚
(Nun 1989, 1993)


加利利漁夫正在收起圍網


想逃亡的魚,早已被圍網卡住

最後,漁夫將整個圍網收回船上,把網中的魚倒在甲板上,按利未記11:9-12,將潔淨與不潔淨的分別出來。

合乎潔淨條例的魚,不幸運了!

圍網法可算是四種捕魚法之中,需要最多功夫和隊工的。漁夫通常會在淩晨日出之前出海打魚,收獲豐富的話,不會前功盡廢。收回的圍網上會卡住其他的東西(小魚、草或雜物等),漁夫們便要在清早把網清洗,放在太陽之下曬乾,才可使魚網耐用。


圍網上被卡住的小魚,必須被清除


漁民清理圍網,攝於1940年代
(Nun 1989, 1993)

路加福音第五章提到的捕魚法,必定是圍網法。當耶穌早上到湖邊講道時,時間已是早上,漁夫們已在岸上洗網,「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」(5:2)。所以耶穌可借用彼得的其中一條船用來講道,之後,耶穌要求彼得立刻出海下網打魚,西門彼得的反應是應該的,他說:「夫子,我們整夜勞力,並沒有打著甚麼。但依從你的話,我就下網」(路加5:5)。中文聖經將之翻譯成「下網」,十分準確。這裡所指的網,原文是眾數的δίκτυα (diktua;指多重網?)。

無論如何,對西門來說,怎可能在早上打到魚?這必是多此一舉,拉比只會用船當作講台,又怎會對打魚有點認識?誰知,一點的信服-「但從你的話,我就下網」,便親歷神蹟!「他們下了網,就圈住許多魚,網險些裂開,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。他們就來,把魚裝滿了兩隻船,甚至船要沉下去」(5:6-7)。彼得才甦醒過來,耶穌不是普通拉比,他是行神蹟之主,悔悟過來跟隨耶穌。

參考資料
  • Nun, Mendel. 1993. “Cast Your Net Upon the Waters: Fish and Fishermen in Jesus’ Time.”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, Nov/Dec 1993.
  • Mendel Nun. 1989. The Sea of Galilee and Its Fishermen in the New TestamentEin Gev, Israel: Kinnereth Sailing Co., pp. 16-22

星期四, 9月 19, 2013

得人如得魚(三)拖網法(Dragnet/Seine)

先前兩篇短文章分別介紹了垂釣法撒網法,現在簡介一下第三種捕魚法:拖網法(dragnet/seine),從古到今,都被漁夫使用。


簡單的拖網(Simple seine/dragnet)
Wikimedia Commons

拖網長度可達400米(1300尺),約1.5-8米(5-25尺)漁夫會用漁船將拖網拉到水深之處,通常離岸約100-300米(300-1000尺)之外,之後再拉回岸上,網在水中形成一個大半圈。拖網上端拴著木松子,使之浮在水上,下端有鉛錘,把網拉直沉下水中。當拖網預備好了,岸上的漁夫可為兩隊,每隊只少四人,將網拉回岸上。


拖網構圖

網將近岸淺的地方,網會拖著湖底的泥或石,一兩位漁夫便要潛到水中,將網底拉上去,免得網底被水底的大石卡住。尤其在提比哩亞的水邊,因有很多大石頭,很容易將網卡住[1]。猶太人漁夫將網拖到岸上之後,便要將各式各樣的魚分開成潔淨和不潔淨的。拖網法成功的話,每網可有幾百磅的魚,但要成功,真是靠隊工(team work)。其實,得人的工作好像得魚一樣,不是單靠己力,而是非常需隊工的。


拖網法

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三章講的天國比喻時,明顯使用拖網法,只不過,中文翻譯有時未能把背景清楚顯示出來:13:47 天國又好像一個網(原文:σαγήνη; sagene; 即拖網 dragnet,英文的新耶路撒冷聖經 [New Jerusalem Bible; NJB]恰當地作 "drag net"),(NIV恰當地作"let down",放下)在海裡,網到各樣的魚。48 網滿了之後,人就把網拉上岸,坐下來把好的揀出,收藏起來,不好的就丟在外面。

認識了拖網法之後,這段經文可以這樣翻譯:13:47 天國又好像一個拖網放入海裡,網到各樣的魚。48 網滿了之後,人就把網拉上岸,坐下來把好的揀出,收藏起來,不好的就丟在外面。

經文以拖網法為比喻,顯而易見。唯有「網滿了之後」一句不太切合拖網法的步驟,因為拖網不一定深到水底,所以漁夫將拖網部處之後,便要一氣呵成收網,無須等待,若等候太久,魚便可趁機經水底逃脫,前功盡棄。這點細節不合實際的原因,不是因為作者對拖網法一知半解,而是因要使比喻信息切合神學信息,強調天國實現的等待期,特別留意「滿」字,是馬太福音常用的πληροω (pleroo, 參馬太5:17等經文)[2]。

此外,耶穌又說:「7:9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,反給他石頭呢?10 求魚,反給他蛇呢?」(路11:11-12)。這句話提到蛇,應該就是不潔淨的魚,論到潔淨和不潔淨的魚類之分,就是利未記11:9-12:「9 水中可吃的乃是這些:凡在水裏、海裏、河裏、有翅有鱗的,都可以吃。10 凡在海裏、河裏,並一切水裏游動的活物,無翅無鱗的,你們都當以為可憎。11 這些無翅無鱗、以為可憎的,你們不可吃牠的肉;死的也當以為可憎。12 凡水裏無翅無鱗的,你們都當以為可憎。」可見,耶穌所指的是無磷的魚。其實,捕魚時,必會得到潔淨和不潔淨的魚類的。猶太人的漁夫便要按律法將它們分開,照樣人子來的時候,也要將人分別出來。


漁夫在甲板上將魚分開,
當中的無鱗的鯰魚或塘虱魚屬不潔被放生

另外,如上文所說,網很多時亦會將湖底的石頭拉上,所以耶穌提到的石頭,不是無中生有,熟識拖網法的門徒,必會產生共鳴[3]!

備註:
[1] E. W. G. Masterman, “The Fisheries of Galilee,”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 Quarterly Statement (1908): 45.

[2] Mendel Nun. The Sea of Galilee and Its Fishermen in the New TestamentEin Gev, Israel: Kinnereth Sailing Co., 1989, pp. 16-22Nun, Mendel. 1993. “Cast Your Net Upon the Waters: Fish and Fishermen in Jesus’ Time.”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, Nov/Dec 1993.

[3] 舊約亦提過拖網法,見以西結書 26:5, 14; 47:10; 哈巴谷書 1:14-15.

星期二, 9月 17, 2013

每週一照片-枯乾的草

到以色列實地考察,只要睜眼留心四週景象,不乏讀經靈修的實物材料,聖經所取材的東西,都是地上的花草樹木,山水岩石,非常實際。

八月的炎夏,雅布崖上枯乾的草地

詩人教導人不要為惡人心懷不平而作惡時,就地取材,將惡人比喻作草,在巴勒斯坦地的烈日之下,很快便要枯乾,不能長存。

詩篇37:1-5 1不要為作惡的,心懷不平,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,生出嫉妒。 
2 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,又如青菜快要枯乾。 
3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,住在地上,以他的信實為糧,
4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,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。 
5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,並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

在詩篇90篇,詩人慨嘆人生的短暫,生命如睡一覺,短促的一生好像野地生長的草,早晨生長,晚上便枯萎。90:5 你叫他們如水沖去,他們如睡一覺,早晨,他們如生長的草,6 早晨發芽生長,晚上割下枯乾。

星期二, 9月 10, 2013

塔加五餅二魚堂

五餅二魚堂,位於加利利海西北的湖畔,這地方名為塔加或塔布加(Tabgha),希臘文Heptapegon,意思是「七泉之地」("the place of seven springs"; 希伯來文Ein Sheva),現在的名稱塔布加(Tabgha)是轉換亞拉伯文時出現的錯別字。

主後四世紀一位著名的女朝聖者伊姬利亞(Egeria)來到這裡,說這裡的七個泉源水量強,湖畔綠油油,還有許多棗樹,更提到這裡有一座教堂[1]。


五餅二魚堂外貌

或許因為這裡水源較充裕,環境優美,拜占庭時代的朝聖者自然將福音書的情節和這地一帶拉上關係(包括八福、彼得受職等),所以將耶穌五餅二魚神蹟的位置放在這裡,在當時也自然不過。


早在主後四世紀末-五世紀初之間,一座小教堂已被建在這裡,教堂位於著名的國際沿海商道Via Maris旁邊,必定有許多朝聖者到訪。到了七世紀,教堂可能被入侵巴勒斯坦地的波斯人或亞拉伯人毀壞。在第七和八世紀之後,另一所教堂又被興建起來,最後的地層屬於十字軍時期[2]。


到了主後十九世紀末,初期聖地探索家重新發現此地,初步發掘的工作到了廿世紀初才進行(1911, 1932, 1936)。到了1968年,法國的考古學家Bagatti和Loffreda再重新發掘此地,對遺址的歷史有更全盤的掌握,發掘工作到了1979-1980年才結束。

現在看見的教堂是1982年重修獻堂的,教堂大體上保持主後五世紀的風格,教堂祭壇的馬賽克,均屬主後四至七世紀的拜占庭時代。教堂的中心也是祭壇底下的石頭,後期傳說認為耶穌就是在這塊石上放置五塊二魚,祝福之後分給多人。當然,這塊石並不是床岩的一部份[3]。



五餅二魚堂內觀


五餅二魚堂內祭壇底下的古石和馬賽克

教堂當中馬賽克的價值在那裡?第一,這裡的馬賽克設計精美,圖樣多元,描繪出各類加利利本地的野生動植物:紅鶴、孔雀、鴨、蛇等[4]。第二,就現時所知,早期的拜占庭教堂的馬賽克,只使用幾何圖案作裝飾,五餅二魚堂馬賽克是最早開創先河,用動植物圖案作裝飾[5]。



以動植物為主題的馬賽克
圖中圓柱是「尼羅河水儀表」(Nilometer)

以動植物為主題的馬賽克

五餅二魚神蹟

新約四福音均有記錄五餅二魚神蹟(馬太14:13-21; 馬可6:34-44; 路加9:11-17; 約翰6:1-14),這件事蹟和故事必定是家喻戶曉。

我們可能會問,路加9:12記載:「日頭快要平西,十二個門徒來對他說:『請叫眾人散開,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借宿找吃的,因為我們這裏是野地』。」既說「野地」,為什麼五餅二魚堂馬賽克所描繪的一帶又如此豐饒?不過,「野地」也不一定指曠野,而是純粹指不能居住的地方,所以門徒便催促耶穌打發眾人到四面的鄉村去借宿,例如:迦百農、伯賽大等。


按路加福音的脈絡,五餅二魚神蹟的文學作用,只少是解答9:9分封希律問的問題:「約翰我已經斬了,這卻是甚麼人?」到底這位可以在野地餵飽五千人的耶穌是誰?神蹟亦為下文佈下伏筆,門徒認為耶穌是誰?是神所立的基督嗎?(9:18-20;馬可亦順著同樣文理處理五餅二魚神蹟,見馬可6:14-16)。



1968年發掘時,五餅二魚馬賽克初次露面
(Avi-Yonah 1993: 2:615)


祭壇前的「五餅二魚馬賽克」

備註:

[1] Wilkinson, John. 1999. Egeria’s Travels, 3rd ed. London: Aris & Phillips.

[2] Avi-Yonah, Michael. "Heptapegon ('En Sheva; Et-Tabgha)" in: New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, ed. Ephraim Stern. Jerusalem: Carta, 1993, 2:614-16.


[3] Negev, Avraham. "Renewed Excavations" in: in: New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, ed. Ephraim Stern. Jerusalem: Carta, 1993, 2:616.


[4] 荷花(Lotus)不大可能是主後四-五世紀加利利本土植物。荷花是埃及的本土植物,五餅二魚堂的馬賽克設計師,可能是從其他希羅馬賽克當中取得靈感,所以馬賽克上也有「尼羅河水儀表」(Nilometer)。但是,其他都是古時加利利本土可見的動植物(Shenhav, Dodo Joseph. “Loaves and Fishes Mosaic Near Sea of Galilee Restored.”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, May/Jun 1984, 22-25, 30-31)。


[5] Avi-Yonah 1993: 2:616.

得人如得魚(二)撒網法 (Cast Net)

前文講述過打漁技術最基本方法-垂釣法,現在繼續講述另一種聖經提過的打漁法,就是「撒網法」(Cast Net)。當然不論是古代或現代,撒網法都是常見又方便的捕魚方法。漁夫可在淡水的地方或在船上撒網到水中,捕捉魚兒。



一般的撒網,直徑約6-7米半(20-25尺),網的四周裝上綞,網撒到水中時,綞將魚網沉下水底,魚在水底被圈在網中,漁夫只要將網繩收回,網便被收起來,將魚兒一網打盡。有時,漁夫需要潛入水中,小心將網收起拉上。





新約中的經文,起碼有三處直接提到撒網法。約翰福音21:6記載,當時門徒在船上:「耶穌說: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著。他們便撒下網去,竟拉不上來了,因為魚甚多。」21:7說當時彼得是「赤著身子」,可見當時他是負責潛入水中網的。但他知道主在岸上,為表尊重便穿上外衣,才跳進水裡,游到岸上見主[1]。

馬太福音4:18-19:18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,看見弟兄二人,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、和他兄弟安得烈,在海裡撒網,他們本是打魚的。19 耶穌對他們說:「來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。」(參馬可福音1:16-17)


公元後二世紀猶太人律法典籍《米書拿》提到,學生要為自己尋找拉比的:「為自己找一位老師,為自己除去(對律法)的疑慮」(m. ’Abot 1:6, 16)

如果《米書拿》裡面所說的,也是第一世紀的拉比門徒關係的話,耶穌所作的似乎是新的作風,將一般只是學生找拉比,拉比不會出去找學生的風俗,倒轉過來。耶穌親自呼召自己的門徒。

備註:
[1] Mendel Nun. 2004. "What was Simon Peter wearing when he plunged into the sea?" Jerusalem Perspective, January 1.

星期四, 9月 05, 2013

敘利亞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

敘利亞在過去兩年多的內戰之中,至今西方國家和聯合國仍未有解決方案。到目前為止,已死了十多萬人,難民人數近二百萬,生靈塗炭,實是一場浩劫。不單如此,敘利亞豐富的考古遺產也被無情的戰火摧殘。


瀕危的阿勒坡(Aleppo)
砲擊後阿勒坡大清真寺的祈禱塔
來源:Le patrimoine archéologique syrien en danger

瀕危的荷姆斯市(Homs)
被砲火摧毀的古教堂Umm al-Zenar
2013年5月11日
來源:Le patrimoine archéologique syrien en danger

更可惜的是,在過去的三十年,中東其他國家如伊朗和伊拉克,因政治上的不穩定,未能容許外國組織進行發掘,敘利亞便成為近東實地考古的首要重點,國際合作之下已開啟了不少考古工作,敘利亞考古學已經取得相當的成績[1]。但如果內戰延續下去,將有更多重要古蹟和博物館受戰火威脅。

埃卜拉

敘利亞擁有的考古寶藏,數不勝數。其中一例是位於敘利亞西部平原上,阿勒坡(Aleppo)以南70公里(44英里),面積有60公頃(148英畝)的古城埃卜拉(Ebla),即現今的 Tell Mardikh。

過去的近東學者一直以為,敘利亞在近東世界之中,是一帶沒有文明開發的地區。人類古代文明發展,只集中於南米索不達米亞或埃及。1964年,學者在埃卜拉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發掘工程,直到1973年,考古學家出土了埃卜拉上城的大王宮(稱為宮殿G; Palace G),使人對這地帶的歷史另眼相看[2]。


宮殿牆壁仍保存至七米高,宮殿結構包括大型露天庭院、皇座平台、儲藏室,大量陶瓷和木製家具。宮殿的各房間之中,出土了近20,000塊楔形文字泥版,內容大多是行政紀錄。當時是公元前2400-2300年之間,是埃卜拉4000多年歷史的高峰期。按估計,城市人口約26萬。在公元前2400-1600年之間,埃卜拉至少三次被敵軍攻打,毀於大火之後又死灰復燃,被重建起來。


可見,公元前3000-2000年間,埃卜拉曾是西敘利亞文明舉足輕重的大城邦,在聖經歷史之上,剛剛是亞伯拉罕出現之前的時間。埃卜拉可稱為「古敘利亞之后」(Queen of Ancient Syria) ,名副其實[3]。



(埃卜拉宮殿G中心構圖
來源:Akkermans and Schwartz 2003: 237, fig. 8.3)

除了埃卜拉,敘利亞還有不少與聖經歷史有直接關係的考古遺蹟,例如:哈蘭、大馬士革、安達拉(Ain Dara)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,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; UNESCO)已將敘利亞六個古蹟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


備註:

[1] Peter M. M. G. Akkermans and Glenn M. Schwartz. 2003. The Archaeology of Syria: From Complex Hunter-Gatherers to Early Urban Societies (ca. 16,000-300 BC). Cambridge, UK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p. 1. Akkermans and Schwartz 仍是當前綜合整理敘利亞考古資料最齊全的著作。

[2] Akkermans and Schwartz 2003: 233-44.


[3] Kenneth A. Kitchen. 1977. The Bible in Its World: The Bible and Archaeology Today. Exeter: The Paternoster Press, pp. 37-55.

星期三, 9月 04, 2013

每週一相片-米吉多城門

青銅時代晚期(公元前1550-1200年),埃及新王國統管著迦南地。當時,米吉多是迦南地最重要的城邦之一,米吉多王效忠於埃及法老。

相片中是這個時期米吉多的城門,走進城門之後,就是當時米吉多王的王宮遺跡。城門連絡著青銅時代中期(公元前2000-1550年)的城牆。從相片可見古時城門的格式,城門兩旁均有房間,這個米吉多城門的格式,可稱之為「四房城門」或「四格城門」(four-chambered gate)。

(米吉多青銅時代晚期「四房城門」,從門外往內看)


(米吉多青銅時代晚期「四房城門」,從門內往外看)

城門房間有多方面的功能,可用作商業買賣、處理民間事務的法庭、停歇馬匹、城鎮長老聚集、拜祭神明、儲藏室等等。

(米吉多青銅時代晚期城門房間)

總言之,城門是公共空間,正因如此,舊約先知常要求以色列民要在城門口行公義,不可在城門口迫害義人,收受賄賂,屈枉窮乏人,先知阿摩司說:「要惡惡好善,在城門口秉公行義,或者耶和華萬軍之神向約瑟的餘民施恩。」(阿摩司書 5:15)

星期二, 9月 03, 2013

得人如得魚(一)垂釣法 (Angling)

耶穌呼召的第一批門徒都是加利利海上的漁夫,他們不單熟水性,也是打魚的專家。當主呼召西門彼得、安得烈、雅各和約翰時,對他們說:「來跟從我,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」(馬可福音1:14)。

跟隨著耶穌,要得的是人不是魚,但是本身為漁民的門徒,說不定也會用打魚的經驗,看傳道職事。根據加利利漁業專家Mendel Nun的研究,古時打魚技術有幾種[1]。


最基本的方法是垂釣法(angling),就是我們平日去湖邊用魚勾將魚釣上來。這方法是馬太福音17:27所預設的,經文說:「但為了避免觸犯他們,你要到海邊去釣魚;把第一條釣上來的魚拿起來,打開魚的嘴,你就會找到一個大銀幣。你可以拿去交給他們作你我的殿稅。」



加利利海旁垂釣,當時彼得垂釣時,
景色應當相似,但未知彼得會否如此寫意

今日在加利利湖畔的餐廳所吃到的「彼得魚」(學名:chromis Niloticus;俗名:musht, tilapia),是因此為命名。因為這種魚靠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為生,是要用網捕捉,不是用勾釣上來的,所以彼得釣上來的魚,較可能是另一種食餌的魚,名叫「長頭觸鬚魚」(Long-headed Barbel;學名:Barbus longiceps)。今天所說的「彼得魚」,只是因為其肉厚骨少,受食客歡迎,純商業的考慮而已。



(Chromis Niloticus [musht, tilapia, St. Peter's fish, 彼得魚)
H.B. TRISTRAM,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, 1881


加利利湖畔餐廳常見的「彼得魚」(煎炸)

「彼得魚」(清蒸)

(Barbus Longiceps [Long-headed Barbel, 長頭觸鬚魚;
真正的「彼得魚」?)
H.B. TRISTRAM,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, 1881

說回垂釣法,假如我的老本行是漁夫,相信這種得魚的方法,最考驗的是耐性罷,那麼如果得魚要耐性,得人是否也要耐性?[2]

新約聖經提到打漁的方法,通通是網魚法,馬太福音17:27是唯一一次提及釣魚。這段短短的經文處理耶穌和門徒要不要交聖殿稅的問題:

17:24 到了迦百農,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:「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?」〔丁稅約有半塊錢〕25 彼得說:「納。」他進了屋子,耶穌先向他說:「西門,你的意思如何,世上的君王,向誰徵收關稅丁稅?是向自己的兒子呢?是向外人呢?」26 彼得說:「是向外人。」耶穌說:「既然如此,兒子就可以免稅了。27 但恐怕觸犯他們,〔觸犯原文作絆倒〕,你且往海邊去釣魚,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,開了他的口,必得一塊錢,可以拿去給他們,作你我的稅銀。


聖殿稅背景

這段經文明顯反映出主後七十年之前第一世紀的光景,那時耶路撒冷聖殿還在,祭禮和聖殿維修等支出,靠猶太人每年繳上的半舍客勒銀子作聖殿稅(m. sheqalim 4:1-4)[3],約瑟夫也提過(《猶太古史》Jewish Antiquities 3.193-96 [3.8.2], 18.312 [3.9.1];《猶太戰爭》Jewish Wars 7.281 包括散居之猶太人)。半舍客勒銀子約為當時的一天工資。


聖殿稅的來由可能是馬加比時代末期開始[4],帝國之中猶太男人均要每年納兩德拉馬克(two-drachma;德拉馬克乃古希臘銀幣重量單位)的聖殿稅,這風俗引伸自出埃及記30:13-16,殿稅是用來維持聖殿的。主後66-70年第一次猶太人暴亂之前,殿稅盈餘充裕,管理聖殿的貴族將聖殿裝飾得異常華麗,羅馬歷史學家Tacitus提到耶路撒冷聖殿內有一棵金葡萄樹(Histories 5.5),約瑟夫說,聖所的門和牆內外鋪滿精金,牆上有金葡萄枝子為裝飾(《猶太戰爭》Jewish Wars 5.207-10)。


馬太福音17:27的「一塊錢」原文是 stater (στατήρ),等於舍客勒或四德拉馬克,即相等於兩個人的聖殿稅(即耶穌和彼得)。但是,每年殿稅是自願性,有些猶太人拒絕交殿稅,昆蘭社團的愛色尼人便是一例,他們只願一生交一次(4Q159 2:6-7),所以聖殿有專人收稅。這樣,有人會來問耶穌會否交稅,不足為奇。

耶穌的回答直接,他說不必要,但是,如果不納稅,便給人錯覺,以為他反對聖殿和聖殿所代表的一切(敬拜、律法等),更會令收稅人難堪,耶穌不想「獨犯(或絆倒)他們」。



經文記錄耶穌對彼得的吩咐,並無述說彼得照主所說的做,而發生情節正如主所說的一樣,作者沒有說明故事的結果,嚴格來說,不算是神蹟故事。耶穌叫彼得用魚口中的錢來納稅,如果真有奇事,當然罕見,可是,經文沒有交代結果,重點也不在於要信靠神的供應。

馬太福音的第一代讀者是初生的教會,當中不少是猶太人基督徒,耶路撒冷殿稅對他們來說,當然是重要課題,尤其當聖殿還存在,納殿稅象徵著猶太人對猶太教中心(聖殿)的團結。

經文重點將耶穌和門徒與聖殿之間的關係重新定位,耶穌無須納殿稅,因他是神的兒子(上文登山變像已清楚說明這點[17:5]),聖殿中的天父,真正的君王,又怎會向他征稅?如果耶穌必須納殿稅,便將自己當作「外人」,否定「兒子」的身份。


照樣,跟隨耶穌的門徒,因基督的救贖,成為神的兒子,不是外人,無須納殿稅。再者,耶穌在上文說明自己快會死而復活(17:22-23),聖殿還有大約四十年便會了結,到時殿稅亦無效,聖殿所代表的一切都在基督身上實現。如此,一個人最終的身份在於基督神的兒子,不是地上的任何體制,後者終會與世界過去,但基督卻常與門徒同在,直到世界的未了(馬太福音28:20)。


備註:


[1] Nun, Mendel. 1993. “Cast Your Net Upon the Waters: Fish and Fishermen in Jesus’ Time.” 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, Nov/Dec 1993. Nun, Mendal. 1989. The Sea of Galilee and its Fishermen in the New TestamentKibbuts Ein Gev, Israel: Kinnereth Sailing Co.

[2] 另一趣事,1970年代末期,意大利方濟各在迦百農發掘所謂的「彼得之家」時,在這房屋的後期地層,亦發現幾個魚勾,當然這不能證明住在房屋的人就是漁民(見Shanks, Hershel, Strange, James F.. “Has the House Where Jesus Stayed in Capernaum Been Found?.” Biblical Archaeology Review, Nov/Dec 1982.

[3] 殿稅在尼希米時代是1/3舍客勒(尼希米記10:32-33),到了耶穌時代,可能因物價上漲或出埃及記30:11-16的影響,升為1/2舍客勒。《米書拿》(Mishnah)之背景,參拙文《米書拿》Mishnah - 新約福音書的背景


[4] Jacob Liver. 1963. "The Half-Shekel Offering in Biblical and Post-Biblical Literature,"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LVI, 3:190.

星期日, 9月 01, 2013

好撒瑪利亞人的客店

距離耶路撒冷以東大約20公里(12英里),在一號公路的旁邊,有一所名叫「好撒瑪利亞人」的博物館。這裡大慨是耶路撒冷下耶利哥路上的一半,博物館的位置是主後四世紀拜占庭時代,紀念耶穌的好撒瑪利亞人比喻之中的客店,有學者認為這是舊約的古城鎮亞都冥坡(Ma'ale Adummim)所在之地(約書亞記15:7; 18:17)。







(拜占庭時代好撒瑪利亞人教堂遺址)

這個拜占庭時代的遺址,建築在耶路撒冷和耶利哥之間的古道上,當時作為朝聖者的驛站,遺址上是一所大型修道院(70 x 80 米),建有教堂、三個小副堂、飯廳、廚房儲物室、住宅房間、大型儲水池、澡堂和馬厩等。修道院曾在主後六世紀被修建,最後到了主後638年伊斯蘭入侵巴勒斯坦地,便被荒廢。


博物館的結構原本是一所奧圖曼時期(主後十六至十九世紀)的守衛崗,內有六個小展館,展出來自猶大地、撒瑪利亞和加沙的馬賽克,大多屬於拜占庭時期(主後四至七世紀)的會堂或教堂。

馬賽克的技術,源於希臘世界,在希臘時期傳入巴勒斯坦地之後,拜占庭時期是馬賽克技術達到巔峰之時,宗教建築物(例如會堂和教堂)通常馬賽克鋪地。


(出土自加沙古猶太人會堂的大衛馬賽克圖)


(基利心山的撒瑪利亞銘文)

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記載在路加福音10:25-37:25 有一個律法師,起來試探耶穌說:「夫子,我該作甚麼纔可以承受永生?」 26 耶穌對他說:「律法上寫的是甚麼?你念的是怎樣呢?」27 他回答說:「你要盡心,盡性,盡力,盡意,愛主你的神,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」28 耶穌說:「你回答的是,你這樣行,就必得永生。 」29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,就對耶穌說:「誰是我的鄰舍呢?」30 耶穌回答說:「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強盜手中,他們剝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個半死,就丟下他走了。 31 偶然有一個祭司,從這條路下來,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。 32 又有一個利未人,來到這地方,看見他,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。33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,行路來到那裡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 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到店裡去照應他。 35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,交給店主說,你且照應他,此外所費用的,我回來必還你。」36 你想這三個人,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。 37 他說:「是憐憫他的。」耶穌說:「你去照樣行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