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2月 25, 2013

加利利地圖

受難節和復活節快到了,是時候重溫耶穌生平和福音書的故事,上載一個新約地圖,相信必有幫助:


按此下載 Powerpoint

星期日, 2月 24, 2013

歷史頻道-聖經

歷史頻道(The History Channel)將於三月三日推出新系列-「聖經」(The Bible Miniseries)一連五星期,共十小時,以紀錄戲劇(documentary drama)形式重新演譯一些聖經故事。「聖經」是在摩洛哥拍攝的,製作人是艾美獎得主Mark Burnett與其太太Roma Downey,後者是美國電視節目Touched by an Angel的女演員。

看網頁資料,五個星期的節目內容,似乎包括:挪亞、但以理、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和復活等事蹟。

以下是「聖經」的預告片:



復活節臨近,聖經當然成為大眾媒體取材之處,未知這個系列的質素如何,單看預告片,好像相當認真,無論如何,值得留意。

星期四, 2月 21, 2013

錫安山,大衛之墓,上樓房

看看耶路撒冷的地圖,今日的錫安山(Mount Zion/Sion)位於舊城城牆以外,較高較闊的西山之上,這裡也是現在耶路撒冷大學學院所在之處。

西山上的一所建築物之中,同是上樓房(Upper Room)和大衛之墓(David's Tomb, Cenacle)的所在地。上樓房是紀念耶穌吃最後晚餐的「大房間」,馬可福音14:15 記著耶穌對門徒說:「他必指給你們樓上一間布置整齊,預備妥當的大房間,你們就在那裡為我們預備。」大衛之墓是紀念安葬於錫安山,列王紀上2:10說:「大衛與他列祖同睡,葬在大衛城。」


為何錫安、大衛之墓和上樓房三者會有如此密切關係?


錫安山

所有學者認同,聖經中的「錫安」或「錫安山」原本是在耶路撒冷窄長的東山。約在主前十世紀,大衛攻佔耶布斯人之城「錫安」,將之改名為「大衛之城」。撒母耳記下5:7說:「 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,就是大衛的城。」所以起初:

錫安(I) =大衛城=耶路撒冷東山。以下相片以第一世紀耶路撒冷模型為背景,可作一點解釋:


到了所羅門執政,他在大衛城以北,即東山最高之處,興建第一聖殿和宮殿,現在這裡是磐石清真寺所在之處,在大衛時期是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(撒母耳記下24:18-25),聖殿被建後,錫安的意義便由大衛城延伸至北面的聖殿山。所以:


錫安(II)=大衛城+聖殿山




主後70年,羅馬軍拆毀耶路撒冷和聖殿,趕殺猶太人,錫安的位置便開始含糊,第一世紀耶路撒冷的居民,不能想像大衛所佔領的錫安是較低的東山,必然是耶路撒冷最高的西山。故此錫安的位置便轉移到西山。提到西山是錫安的文獻,最早追溯到主後一世紀末,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在《猶太戰爭》5.4.1 (136)寫著:「這上城,比東山更高,稱為大衛王的『堡壘』(Citadel)」。 上城指西山,所以,到了第一世紀末之後:


錫安(III)=西山,這個說法一直保留至今。




大衛之墓

為什麼大衛之墓會位於西山?大衛之墓的位置,命運與錫安相似,在歷史之中被後人混淆,轉移位置。舊約聖經清楚說明,大衛之墓位於錫安山或大衛城的(列王紀上2:10),不過在歷史之中亦曾有一段小插曲,在主後第二世紀,羅馬王哈德良(Hadrian)鎮壓了第二次猶太人革命之後,將耶路撒冷改建為羅馬殖民城,將之改名為Aelia Capitolina。因重建需要大量石頭,東山南部大衛王朝皇陵驟成採石場。大衛王陵被破壞,猶太人被放逐,漸漸猶太人將大衛之墓的位置由耶路撒冷搬到伯利恆,反正伯利恆正是大衛的故鄉(撒母耳記上17:12)。因路加福音說伯利恆是大衛城(2:4, 11),這一說也被當時的基督徒認同所認同。

到了主後十世紀,基督徒興起新的說法,將大衛之墓放回耶路撒冷的西山(錫安III)之上。 在主後1099年,十字軍來到耶路撒冷,在西山上發現已被破壞的拜占庭時期的聖錫安教堂(Hagia Sion),在教堂南翼,不但發現前人紀念大衛之墓的遺跡,更發現所羅門和聖司提反之墓。十字軍著重大衛之墓,於是在西山樹立一個宏偉的哥特式紀念碑和一個空石棺作標記。這個中世紀的傳說,慢慢被猶太人和穆斯林教徒所接受。尤其到1948至1967年間,舊城在約旦的管制之下,猶太人難以接近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地點(例如西牆和聖殿山),西山錫安既由以色列管治之區,便成為猶太人朝聖之地,大衛之墓位於西山,自然不過。 



大衛之墓
(Wikimedia Commons)

實際上,大衛之墓應位於東山之上,但在主後第一世紀聖殿和耶路撒冷被毀之後,位置漸被遺忘。直到1913年,考古學家Weill在東山發掘,發現幾個鑿成的大型洞穴,認為是大衛王朝的墓穴。



東山南面洞穴,有學者猜測是大衛王朝的墓穴

可是,要直接證實這些洞穴是大衛王朝的墓穴卻有難度,如前所說,主後第二世紀,羅馬王哈德良改建耶路撒冷,東山成了採石場,就算這些石洞真的是列王時期的墓穴,早已面目全非。


上樓房

那麼,為什麼上樓房又位於西山錫安山之上?現位於西山上的上樓房是最後晚餐地點,這傳統最早出現於主後第五世紀,十分後期,絕不可靠。我們極其量只知道,在拜占庭時期,西山上有一所教堂,名為聖錫安教堂(Hagia Sion),又名錫安山教堂(Church of Mount Sion)和普世教會之母堂(Mother of All Churches),這座教堂甚至可在主後六世紀的米底巴(Medeba)馬賽克聖地地圖上找到,而拜占庭信徒在西山敬仰大衛和雅各,前者創立舊約以色列國首都,後者初期教會。所以,這裡西山自然成了大衛之墓所在地,按這傳說,雅各之墓則位於亞美尼亞區的教堂之中。


主後六世紀的米底巴馬賽克地圖,紅框為聖錫安教堂


十字軍通通把耶穌最後晚餐、復活後顯現、聖靈降臨和馬利亞去世的地點,通通放在西山之上。加上這也是拜占庭時期的聖錫安教堂(Hagia Sion)的所在地,這個傳統便一直流傳至今。


上樓房 Upper Room
(一群亞裔信徒正此敬拜唱詩許久,似是受聖靈充滿)

考古方面,1948年爆發以色列獨立戰爭,西山錫安有激烈戰事,大衛之墓的樓房被炸。在1951年,以色列考古學家Jacob Pinkerfeld 被委託重建工程,他便在這裡進行考古的工作,在大衛之墓底下,發現不同時期的土層:十字軍、拜占庭和羅馬,所以這座建築品的基層,屬於主後二世紀。 或許,這便是主後四世紀朝聖者提到在西山上的「上帝小教堂」(little church of God),但這極其量只屬猜測。 


事實上,最後晚餐等事件很可能在附近發生,但不可能在現今的上樓房裡,因為它建於主後十二世紀,在十四世紀被聖方濟修士翻新,到了十六世紀初期奧土曼時代,穆斯林教徒將之變成清真寺。現在看到的天花拱門,建築風格屬於典型的哥特式。


這個地點特別之處正在於此,它交織著不同傳統、宗教和文化,猶太人以此地紀念大衛之墓,穆斯林為敬仰大衛在此祈禱,基督徒看此為耶穌最後晚餐和聖靈降臨教會起源之地。這地點夾雜伊斯蘭、基督教和猶太教,彼此共存又彼此相爭,具體表現出巴勒斯坦地是中間之地的特性。



上樓房房頂向西,穆斯林祈禱塔(minaret)
後面更高的塔是聖母安眠大教堂(Dormition Church)鐘樓

上樓房南面穆斯林祈禱龕(mihrab)


穆斯林祈禱龕旁邊的彩色玻璃


上樓房下層,大衛墓入口


大衛墓入口外的大衛像

可以肯定的是,聖經沒有提供清楚線索,讓我們知道耶穌最後晚餐的所在地,現在的上樓房是最後晚餐的地點,是缺乏文獻和考古的證據。


對上樓房的考古歷史,天主教考古學家 Murphy-O'Connor 的文章可算是最為詳盡。他從初期教會文獻,與及第一次和第二次猶太動亂之間的歷史背景,合理地推斷出現在上樓房的位置為何會被初期基督徒所尊重。他認為耶路撒冷的西山(錫安III)一直有基督徒存在,並且這處的居民較富裕,初期文獻提到這一帶有一教會聚會的地方稱為 little church of God,表示這個地方在初期教會的重要性。當然,這亦不能說明此處便是使徒行傳所說的教會之地 [1]。

小結

以上討論,除了給旅客多點指引之外,也可作一點聖經連繫。錫安山的位置轉移,是漫長歷史之中不能避免的事,事過境遷,難免失去一些歷史遺跡。

但有趣的是,希伯來書作者也請讀者不要介懷地上的錫安,因為在基督裡面,信徒已來到真正的錫安山:「22 你們乃是來到錫安山,永生神的城邑,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。那裡有千萬的天使, 23 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,有審判眾人的神,和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, 24 並新約的中保耶穌,以及所灑的血,這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。」(希伯來書 12:22-24)


備註:
[1] Murphy-O'Connor, Jerome. 1994. "The Cenacle and Community: The Background of Acts 2:44-45." Pp. 296-310 in Scripture and Other Artifacts: Essays on the Bible and Archaeology in Honor of Philip J. King, eds. Michael D. Coogan, J. Cheryl Exum, Lawrence E. Stager. Louisville, KY: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.

星期四, 2月 14, 2013

以古埃及情歌讀雅歌

這星期是情人佳節,講講愛情最合宜。舊約聖經之中,刻劃愛情和性愛最淋漓盡致的,莫過於雅歌。雅歌其實是愛情詩歌選集,是「歌中之雅歌」(雅歌1:1),表達男女之間愛情的精髓。霍斯(Michael Fox)說:雅歌中的愛情是「沒有意識到墮落的愛情」("a love unconscious of any Fall") (Fox 1985: xxv)。

古埃及情歌

可與雅歌雙題並論的近東文學,便是古埃及的愛情詩歌,這些主要的古埃及愛情詩歌,出自不同古蒲草紙,主要文本包括:
  1. 蒲草紙哈里斯500 (Papyrus Harris 500),屬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時期 
  2. 開羅愛歌(Cairo Love Songs),屬古埃及第十九或廿王朝
  3. 都靈愛歌(Turin Love Song),屬古埃及第廿王朝
  4. 蒲草紙契斯特貝蒂 I (Papyrus Chester Beatty I),屬古埃及第廿王朝

這些文本所屬時期都是古埃及新王國的蘭塞時期,即十九至廿王朝(即主前1295-1069年)。霍斯把這些文本集合、編碼和翻譯(Fox 1985)。古埃及的情歌和雅歌所關注的課題,都是人間的性與愛,但是古埃及情歌文獻之所以重要,是因這是古近東留下來唯一的情歌(Fox 1985: xxii)。我嘗試將某些古埃及情歌,以中文意譯出來。 


蒲草紙哈里斯500,B14,女:

A 鴿子聲音叫著說:
「天已破曉,
你打算何時回家?」
B 鳥兒呀!靜默!
你們在取笑(?)我。
我在他(愛人)的臥室,尋到我愛人(兄),
我心極其快慰。
C 我倆彼此誓言:
「我永不離開你。
我手牽著你手,
我在漫步,
我你一起,
(於)每處愉快之境.」
D 他看我為女子中最美的,
也不傷我心。

開羅愛歌,21B,男:

A 假如我是洗衣工人,
(洗刷)我妹子的麻衣
即使只有一個月!
B 我必會得力,
抓著(她的)衣裳,
就是觸摸她身(的衣裳)。
C 因我洗去膏油,
就是她頭巾上的(膏油)
然後擦我身
就是用她身上脫下的衣裳(擦我身),
她...
D 哦,我必歡喜快樂,
體力充沛!

蒲草紙契斯特貝蒂 I,31,男:

A 我的妹子何等孤單,因沒有女子像她;
她比其他女子更美。
B 看啊!她像天狼星[1]上升,
正在好年頭之始:
發出星光,甚為寶貴,肌膚雪白,
她可愛雙眼凝視著。
C 她說話時,嘴唇甜美:
卻不多言。
頸項長長,雙乳雪白,
秀髮如真的青金石。
D 她的臂彎,比黃金更貴,
她指頭像蓮花,
臀豐滿,腰纖細,
美腿帶著她的豔麗。
她在美中步履姗姗,
她以懷抱俘虜我心,

這些古埃及情歌有幾點特色:

  1. 詩歌內容大體上是「俗氣」(secular),絕少提及神明和宗教等事;
  2. 詩歌刻劃男女之間傾慕之情,如詩如畫,甚至用詞和意景可以十分露骨;
  3. 詩歌會分男女聲,彼此對唱

以古埃及情歌解讀雅歌


讀完古埃及的情歌,再讀雅歌,便知道描述愛情的手法和意景,十分相似,例如:

雅歌 4:1 我的佳偶,你甚美麗!
你甚美麗!你的眼在帕子內好像鴿子眼。
你的頭髮如同山羊群臥在基列山旁...
4:5 你的兩乳好像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對小鹿,
就是母鹿雙生的。
4:6 我要往沒藥山和乳香岡去,
直等到天起涼風、日影飛去的時候回來。
4:7 我的佳偶,你全然美麗,毫無瑕疵!

再者,有時近東的背景,亦可以有助了解經文的細節。例如,雅歌1:9當中,男稱讚女說:「我的佳偶,我將你比法老車上套的駿馬。」駿馬,原文是雌馬或母馬,這節應翻譯成:「我的佳偶,我將你比作法老眾馬車之中的一匹雌馬

為什麼將愛人形容為戰場上法老眾馬車之中的雌馬?原來背後有個故事,話說在埃及的新王國時代
,位於現在敘利亞米坦尼帝國(Mitanni)勢力大,帶領迦南地的眾王反叛埃及。在主前1457年,圖特摩斯三世(Thutmose III)北伐迦南地攻打米吉多,率領迦南人背叛埃及的加底斯王子放出一隻雌馬,奔馳進入法老戰車中的雄馬之中(拉動戰車的當然是雄馬[2]),意圖使一眾雄馬追趕那隻雌馬,使戰車陣腳大亂。在千鈞一髮之際,埃及士兵亞曼立克(Amenemheb)下戰車拔劍將雌馬殺死,使軍馬不致亂成一團!(Pope 1970: 59)[3]


米吉多
(Wikimedia Commons)

(埃及南面的阿布辛貝神廟,
蘭塞二世在主前1274年攻打加底斯戰圖,
英勇法老,駕駛戰車,闖入敵方戰陣)

男說:愛人像雌馬,令男人神魂顛倒,顯出心中的愛人可有一笑傾城之威力!事實上,雅歌的重點之一,正是愛情的威力,到了8:7「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,嫉恨如陰間之殘忍,所發的電光,是火焰的電光,是耶和華的烈焰。愛情,眾水不能息滅,大水也不能淹沒,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,就全被藐視」。


世間上什麼可換取愛情?正因愛情有如此威力,雅歌當中常出現的短副歌,顯出作者的用意:「耶路撒冷的眾女子阿!我囑咐你們,不要驚動,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,等他自己情願」(2:7; 3:5; 5:8; 8:4; Sparks 2008: 284-286)。不論短副歌的文學作用是什麼,主要含意都不太含糊,作者有如智者一樣,對愛情初哥或沒有經驗的以色列女子說話,叫她們知道愛情雖然美麗,吸引力大,但殺傷力也大,請小心處理(Longman 2001: 155-156),情願耐心凡等待,不要驚動它(Sparks 2008: 289)。


除了講「我愛你」之外,可以對愛人說:「我的佳偶,你好比法老戰車之間的雌馬」(雅歌1:9)!

備註:

[1] 天狼星,Sothis/Sirius,出現的時間正是尼羅河上漲,帶來大地生機之時。
[2] Yigael Yadin. 1963. The Art of Warfare in Bible LandsNew York, Toronto, London.
[3] 此事記錄於亞曼立克的墓穴之中,見James H. Breasted, Ancient Records of Egypt, Vol. II (Chicago, 1906), par. 589, p. 233:「加底斯王子在陣前派出一匹雌馬,使牠闖入軍隊之中。我下車追趕牠,用我的劍,剖開牠的肚腹;切斷了牠的尾巴,將它交在王面前;(眾軍為此)感恩神明!神明賜我快樂,快樂充滿我身,又有歡呼,神明賦予我四肢。」

參考資料

  • Fox, Michael V. 1985. The Song of Songs: Ancient Egyptian Love Songs. Madison, WI: University of Wisconsin.
  • Longman, Tremper. 2001. Song of Songs. NICOT. Grand Rapids, MI: Eerdmans.
  • Marvin H. Pope. 1970. "A Mare in Pharaoh's Chariotry,"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, No. 200, Anniversary Issue in Honor of William F. Albright, Dec., pp. 56-61.
  • Sparks, Kenton L. 2008. “The Song of Songs: Wisdom for Young Jewish Women.”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70:277-29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