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9月 10, 2013

塔加五餅二魚堂

五餅二魚堂,位於加利利海西北的湖畔,這地方名為塔加或塔布加(Tabgha),希臘文Heptapegon,意思是「七泉之地」("the place of seven springs"; 希伯來文Ein Sheva),現在的名稱塔布加(Tabgha)是轉換亞拉伯文時出現的錯別字。

主後四世紀一位著名的女朝聖者伊姬利亞(Egeria)來到這裡,說這裡的七個泉源水量強,湖畔綠油油,還有許多棗樹,更提到這裡有一座教堂[1]。


五餅二魚堂外貌

或許因為這裡水源較充裕,環境優美,拜占庭時代的朝聖者自然將福音書的情節和這地一帶拉上關係(包括八福、彼得受職等),所以將耶穌五餅二魚神蹟的位置放在這裡,在當時也自然不過。


早在主後四世紀末-五世紀初之間,一座小教堂已被建在這裡,教堂位於著名的國際沿海商道Via Maris旁邊,必定有許多朝聖者到訪。到了七世紀,教堂可能被入侵巴勒斯坦地的波斯人或亞拉伯人毀壞。在第七和八世紀之後,另一所教堂又被興建起來,最後的地層屬於十字軍時期[2]。


到了主後十九世紀末,初期聖地探索家重新發現此地,初步發掘的工作到了廿世紀初才進行(1911, 1932, 1936)。到了1968年,法國的考古學家Bagatti和Loffreda再重新發掘此地,對遺址的歷史有更全盤的掌握,發掘工作到了1979-1980年才結束。

現在看見的教堂是1982年重修獻堂的,教堂大體上保持主後五世紀的風格,教堂祭壇的馬賽克,均屬主後四至七世紀的拜占庭時代。教堂的中心也是祭壇底下的石頭,後期傳說認為耶穌就是在這塊石上放置五塊二魚,祝福之後分給多人。當然,這塊石並不是床岩的一部份[3]。



五餅二魚堂內觀


五餅二魚堂內祭壇底下的古石和馬賽克

教堂當中馬賽克的價值在那裡?第一,這裡的馬賽克設計精美,圖樣多元,描繪出各類加利利本地的野生動植物:紅鶴、孔雀、鴨、蛇等[4]。第二,就現時所知,早期的拜占庭教堂的馬賽克,只使用幾何圖案作裝飾,五餅二魚堂馬賽克是最早開創先河,用動植物圖案作裝飾[5]。



以動植物為主題的馬賽克
圖中圓柱是「尼羅河水儀表」(Nilometer)

以動植物為主題的馬賽克

五餅二魚神蹟

新約四福音均有記錄五餅二魚神蹟(馬太14:13-21; 馬可6:34-44; 路加9:11-17; 約翰6:1-14),這件事蹟和故事必定是家喻戶曉。

我們可能會問,路加9:12記載:「日頭快要平西,十二個門徒來對他說:『請叫眾人散開,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借宿找吃的,因為我們這裏是野地』。」既說「野地」,為什麼五餅二魚堂馬賽克所描繪的一帶又如此豐饒?不過,「野地」也不一定指曠野,而是純粹指不能居住的地方,所以門徒便催促耶穌打發眾人到四面的鄉村去借宿,例如:迦百農、伯賽大等。


按路加福音的脈絡,五餅二魚神蹟的文學作用,只少是解答9:9分封希律問的問題:「約翰我已經斬了,這卻是甚麼人?」到底這位可以在野地餵飽五千人的耶穌是誰?神蹟亦為下文佈下伏筆,門徒認為耶穌是誰?是神所立的基督嗎?(9:18-20;馬可亦順著同樣文理處理五餅二魚神蹟,見馬可6:14-16)。



1968年發掘時,五餅二魚馬賽克初次露面
(Avi-Yonah 1993: 2:615)


祭壇前的「五餅二魚馬賽克」

備註:

[1] Wilkinson, John. 1999. Egeria’s Travels, 3rd ed. London: Aris & Phillips.

[2] Avi-Yonah, Michael. "Heptapegon ('En Sheva; Et-Tabgha)" in: New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, ed. Ephraim Stern. Jerusalem: Carta, 1993, 2:614-16.


[3] Negev, Avraham. "Renewed Excavations" in: in: New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the Holy Land, ed. Ephraim Stern. Jerusalem: Carta, 1993, 2:616.


[4] 荷花(Lotus)不大可能是主後四-五世紀加利利本土植物。荷花是埃及的本土植物,五餅二魚堂的馬賽克設計師,可能是從其他希羅馬賽克當中取得靈感,所以馬賽克上也有「尼羅河水儀表」(Nilometer)。但是,其他都是古時加利利本土可見的動植物(Shenhav, Dodo Joseph. “Loaves and Fishes Mosaic Near Sea of Galilee Restored.”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, May/Jun 1984, 22-25, 30-31)。


[5] Avi-Yonah 1993: 2:616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