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2月 23, 2011

主後70年聖殿被毀的考古明證3 - 羅賓遜拱門Robinson's Arch

這個第一世紀石拱門的遺跡,是由聖經地理學之父Edward Robinson (1794-1863)所發現的,所以後人將之命名「羅賓遜拱門」。下圖是考古學家Benjamin Mazar在1960-70年代發掘聖殿山南面的平面圖,拱門位於西南一角(Mazar 2002: 26):


未進行發掘之前,只見拱門末端突出的小部份,下圖是Robinson發現時所見的拱門,拱門之下全是後期的土堆(Ritmeyer 2006: 34):


19世紀未,Robinson以為拱門支撐著一道橋,橫跨中谷(Tyropoeon Valley參耶路撒冷地理一文)連接聖殿山和西面的上城。但是,考古學家將堆積的泥土逐層移開時,在中谷的另一邊沒有發現橋的遺跡,反而,在拱門之下是一連串的牆墩,才知道拱門連接著一道龐大樓梯,樓梯連接沿著中谷的大石街和上面的聖殿山,見下圖(Ritmeyer 2006: 35):



如果朝聖的人從南面大衛城上聖殿山的話,他們可以沿著中谷的大石街北上,然後攀上龐大的樓梯,轉右經「羅賓遜拱門」進到聖殿山南面宏偉的門廊(royal stoa),下面的影片是UCLA Urban Simulation Team重構從南面進入希律聖殿的景觀:


拱門連接著整道西牆,故屬大希律時代,將主前後第一世紀的時間,也就是說,耶穌當時必定親眼看過和親身用過這拱門。大街的兩旁是小商店,為聖殿祭祀作買賣,耶穌潔淨聖殿的地方,或許就在此。按考古的發現,拱門一帶的樣貌如下圖:




聖經考古的貢獻,不但發現第一世紀希律聖殿的宏偉,讓我們想像到,朝聖者從自己的小鄉村來到大城耶路撒冷,走進堂皇的聖殿,是何等使人讚嘆的事!怪不得耶穌的門徒會指著聖殿說:「這是多麼美好的石頭!多麼美好的建築!」(馬可福音13:1),同時,我們更體會到耶穌預言聖殿被毀時,帶給門徒的驚訝。

當羅馬軍毀壞聖殿時,也拆毀這拱門,考古學家的確發現,拱門的大石從高處墮下街道,連鋪上大石的街道也下陷,發掘人員將倒下的大石移到一邊,可見街道下陷之處(下圖)




我們可以想像,羅馬兵從高處將每塊大石推下時,墮下的大石打擊街道時的巨響!耶穌說:「你看見這些偉大的建築嗎?將來必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面,每一塊都要拆下來(馬可福音13:2


參考資料:
  • Eliat Mazar. 2002.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Temple Mount Excavations. Jerusalem, Israel: Shoham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.
  • Leen and Kathleen Ritmeyer. 2006. Secrets of Jerusalem's Temple Mount, updated and enlarged edition. Washington, DC: 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.
  • Mazar, Benjamin. 1980. "Excavations Near Temple Mount Reveal Splendors of Herodian Jerusalem.”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, Jul/Aug.
  • UCLA Urban Simulation Team - Jerusalem's Temple Mount (http://www.ust.ucla.edu/ustweb/Projects/israel.htm)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