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來源:大衛城基金)
考古工作的負責人之一Eli Shukron說,這些標記十分古怪,耐人尋味,他猜測這些標記原本用作支持房間之內的木結構,也可能作宗教用途或其他平日運作。
無論如何,這3個V形標記確實難倒了專業的考古學家。大衛城考古學專家在facebook上發出簡報,邀請世界各界人士提出建議,解開V形標記之謎。到了現在,各方網民已提出了超過20,000個建議,實用建議有排污水渠、鑄鐵器用的石模,象徵的建議包括古文字,或地理代號,也有不少滑稽的說法,如古代麥當勞符號,或所羅門王的恐龍足跡!
這種向各界人士求助的做法,不是第一次,耶路撒冷聖殿山篩選工程(Temple Mount Sifting Project) 篩選出許多不同時代的文物,亦透過網路,要求各界人士提出建議,見:http://www.echad.info/uifinds/
方舟的聲稱,朋友評審/同行評審?
最近影音對方舟的聲稱,其實也應效法這求真的做法,當發現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,不要自說自話,先入為主地說:「這不是方舟,還可以是什麼?」因為在考古的解釋上,可能性可以十分多,要認真地找答案,不是只找一些支持自己原有看法的「專家」來背書,然後就宣稱99%(後又改為90%)肯定,這只是自欺欺人的「朋友評審」(friend review),或是「老友評審」(buddy review)。面對著謎團,需要各方專家人士提議,不論他們是贊成或反對原先的假設,這才是「同行評審」(peer review)。
於評審的過程之中,影音使團一向只選擇本身合乎他們觀點的「專家」來背書,以下是Howtindog提供的影音使團發佈片段之一,請留意13:40之後,負責人之一說,他們選擇考証的人士時,是要先認同他們假設的學者,而反對的學者,他們一慨不邀請:
我們不禁要問:「你去尋方舟,正不是要挑戰一些不信方舟的人嗎?不正是要挑戰一些用科學來挑戰聖經歷史性的人嗎?不正是要向不信的人說『方舟不是神話』嗎?」那麼,在考核的過程當中,豈不應邀請一些與你意見不同的專家?在發表的過程之中,豈不應在學術期刊上發表,讓全球判斷?單單製作一部「紀錄片」,又在未證實之前就作嘩眾取寵的宣稱,根本只是自說自話。
難怪當別人質疑方舟的宣稱時,影音從未正面回應過,只會稱反對其聲稱的人在抹黑他們,以「言語暴行」或「分裂教會」來抹煞反對聲音。
這些自說自話的做法,在方舟探索者屢見不鮮。幾年前,考古學家Eric Cline在美國近東研究學會(American Society of Oriental Research)的網誌上,也曾對方舟探索者Randall Price發出過挑戰:
Cline 問 Price 在尋找方舟的工作上,是否進行正式的科學研究,還是只在教唆一些未受過訓練的業餘發燒友搞壞鬼考古。Cline更要求Price治學要嚴謹,要將所有樣本交去作正規和可核實的實驗分析,更要寫文章登在「同行評審期刊」,如BASOR (Bulletin of American Society of Oriental Research)。當然沒有了下文!
結論
只邀請認同你們假設的學者來考核,這種做法根本上就是背棄了科學的精神,可見方舟的宣稱一直以來不是「考古」而是「靠估」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